仍处于调整周期的房地产市场将何去何从?人们从全国两会释放出的政策信号中不难发现,我国房地产市场将从稳市场、防风险、促转型3个方面寻求突破,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正是破解房地产发展难题的治本之策。
应该明确,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有基础,我们对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有信心。一段时间以来,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认房不用认贷、降低贷款首付比例与利率、支持居民换购住房税费优惠等。地方政府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积极推进保交楼,政策逐步落地见效,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稳定市场的任务依然艰巨,而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看,城镇仍有300多亿平方米存量住房需要更新改造,房地产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稳市场方面,着力促进市场企稳回升仍是当前重要任务。稳市场,城市政府要用好调控自主权。城市之间供求关系差异较大,各地需继续因城施策、精准施策。城市政府综合当地人口、供需状况以及住房保障需求,编制实施好住房发展规划,优化房地产相关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
防风险方面,各地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当前房地产市场的难点是资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正推进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融资协调机制提出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当地金融机构参考“白名单”给予融资支持。目前,31个省份中,31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了协调机制,6000多个房地产项目进入“白名单”,这其中,有82%是民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项目。截至2月底,已通过商业银行审批的贷款超过2000亿元。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和房地产企业破解资金难题,推进保交楼,维护购房人权益。
促转型方面,将着力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等群体住房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城市外来人口盼望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未来,我国将积极发展配售型保障房、租赁型保障房,以“一张床、一间屋、一套房”等多样化多元化方式,着力解决人民群众住房问题,让他们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奋斗。
从长远看,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破解房地产发展难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新模式将如何构建?体系上,将完善“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政府保障基本住房需求,市场满足多层次、多样化住房需求。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机制上,一方面,将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各地方编制好住房发展规划,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促进供需平衡,市场稳定。另一方面,将完善从房屋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包括商品房的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性制度,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以及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等专项制度。
重点在实施。要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这“三大工程”既是利民之举,又是发展之计,也是转型之策。其中,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重点是拓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平时用得着,关键时刻用得上”。城中村改造的重点是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居住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还要下大力气建造好房子。建筑师需要精心设计好的户型,企业需研发好的产品、材料、设备。多行业可以跨界协同,合力建造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让住房更加健康、安全、方便。
新模式下,对房地产企业而言,要拼的是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谁能抓住机遇转型发展,谁能为群众建造好房子、提供好服务,谁就能有市场、有未来。(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亢 舒)
(责任编辑:刘朋)